水远天长:庞薰琹四川之行及其作品探析
2010-12-03 08:01:00来源:庞薰琹美术馆点击:4297
作 者:孙 彦
出 版 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光华之路:庞薰琹1977-1985》
出版时间:2010-12
1982年9月19日,应重庆四川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老漆画家沈福文先生和学院领导之邀,庞薰琹赴重庆讲学,一为减去烦恼,二是因四川美院不少老师是他旧时在成都四川艺专的老友。夫人袁韵宜陪同前去。
车行宝成铁路,峻岭险隘,不似解放前只靠柴油汽车爬行如牛,果真是“ 往日今朝大不同” 了。庞薰琹说,过去是蜀道难于上青天,而今有铁路相通,他兴奋之余,决心要画一批画。到了重庆,为工艺系座谈一次,开了小展览会,展出容易带的水彩画数十幅。
游览了北碚,在紫云山缙云寺等地都画了速写。在朝天门看了长江、嘉陵汇合之汹涌奇景。夜游枇杷山,步上长江大桥,观重庆江中夜景。还乘缆车横渡嘉陵江。在李家河画了《停车李家河》,还画了《今日之蜀道》之一、《今日之蜀道》之二和《被废弃的旧居》、《嘉陵江边石灰窟》、《四川蜀道》、《四川山谷》等不少油画和水墨画,这些作品是根据当时的速写稿而创作的油画作品,均为回京后画成,大部分完成于1983年。
这些绘画有些为了渲泄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由于他有超脱的心境,在画中取乐,所以画得潇洒自如,没有任何拘束。绘画本来就是庞薰琹的生命之源,它神奇地使庞薰琹摆脱了疾病和苦恼,又重新生活在自己构筑起来的诗意中。石涛题画云:“ 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以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生吞生剥而后成画” 。庞薰琹对石涛的说法非常赞赏。
庞薰琹晚年的油画,庞均认为,并非一般人懂得鉴赏,甚至可能“ 初见不甚佳” ,但是谛观其佳处为人所不能达到,且为人所不易知,“ 实为上品” 。从《今日之蜀道》之一、《今日之蜀道》之二和《被废弃的旧居》、《嘉陵江边石灰窟》等油画和水墨画来看,他后期的作品转向了清秀、恬静、雅致,这种转变既无别人的规定,也非自己的消沉,而是在历尽风烟之后的一种笃定、静寂和超脱,是在向传统文人画意境的回归。他明确表示:“ 我画画是有个想法就试试,画坏了涂掉再画,几块布就够。一不展览,二不给别人看” 。所以他是以平常之心,摆脱了现实,十分超然地从作画中取乐。造型、颜色、布、花纹等等,全是凭空随意组合而成。画面自然、完美,色彩丰富。与其说是他心情的写照,不如说他在画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憧憬。
庞薰琹的超脱境界,是他伟大人格精神的表现,陶咏白认为:“ 庞薰琹的花的系列与林风眠花的系列、风景系列都具有超脱的寂寞,然而又大异其趣。林风眠的重彩浓墨,似沉郁的重重叹息,庞薰琹的花更多的是轻描淡写,又似轻歌吟唱;一个是‘荤菜’,一个是‘素食’。虽然林改为笔墨工具,庞仍用油画工具,他们都以西方现代的形式规律去突破了传统绘画的价值观念。然而,庞薰琹显然由于很长时期中断了绘画艺术的探索,又身处在时时被文艺的‘紧箍咒’窒息着艺术的创造力的时代,因此在突破传统时过于拘泥于写实,虽技术纯熟,但显得力度不足,缺少林风眠绘画艺术的冲击力,也远不如他自己早年那些大刀阔斧所画的具有深厚内涵的、装饰性绘画。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具有深厚的中西方绘画素养与功力的庞薰琹,本很有希望成为中国现代绘画中的大师,然而他却只是前驱,他的才华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进程中被扼制了。如果他能活到今天,也许他能进入第四个真正属于他的创作期。” 陶咏白的评论是恰当的。诚然,庞薰琹的晚期绘画作品,除了寄情、言志之外,更热衷于艺术的探索。从这幅画里,我们看到画家感兴趣的不仅是关于装饰性的设计意匠,更对色彩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庞薰琹曾说过:“ 我画了60年的画是在不断地变。” 又说:“ 我的一生是探索、探索、再探索的一生” 。从他一生的艺术道路、创作实践来看,确实是如此。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综观庞薰琹的晚期作品,虽然已不见他青年时期作品那种用笔大刀阔斧、具有深刻内涵和冲击力的作风,但仍见他不疲倦地运用现代形式规律,力求在平凡的画面上求得审美观念的突破,色彩和肌理的处理非常精美,集装饰性和绘画性为一体,有许多作品的色彩、构图、肌理、形式处理,堪称经典。评论家认为:如果这些作品不是在身处逆境或平反后“ 心有余悸” 的情况下产生,一定会更少拘泥。而他如果能多活二十年,必将重新成为中国一代前卫艺术的巨匠。邵大箴说:“ 庞薰琹从气质上来说,是一位真正的画家。假如他不投身于工艺美术事业,也许,中国会少一位杰出的工艺美术事业家和教育家,却多了一位绘画大师。就才学、修养、感觉能力和创造性来说,他是一位大师型的艺术家。是工艺美术的活动把他画家的名望淹没了?是他天性中的那种献身精神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压制自己的绘画天才?还是他不喜欢宣扬自己的谦逊性格?是的,这些都是他在绘画上没有充分发挥和人们对庞薰琹在绘画上的成就知晓较少的原因。”
庞薰琹晚年山东之行、西北之行、江浙之行、四川之行的作品,是他人生和艺术经验的凝聚,是他的美学见解“ 真不在于形而在于心” 的完美体现。他说:“ 如果我的作品能给你一点美感,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庞薰琹有宽阔的胸怀,有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和修养,他之所以没有把纯绘画创造看得那么重,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中国还有比纯绘画创造更有意义的事等待他去做,他心甘情愿地一度搁起画笔,去做他认为更重要、更需要他做的事— — 工艺美术事业。事实上,人们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得到极大的人生和艺术的启迪:画画不只是用手用笔,而且要用生命和热情。庞薰琹的绘画创造,作为他人生经历和不朽的艺术之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艺术史册上永放光辉。
参考文献:
[1]袁韵宜:《庞薰琹传》,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5年。
[2]庞薰琹美术馆、常熟市庞薰琹研究会:《艺术赤子的求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4]庞薰琹:《庞薰琹随笔》,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
[5]庞均:《九十年代中国画坛的盛事 --庞薰琹美术馆成立》,《艺术家》1991年第8期。
[6]陶咏白:《对庞薰琹的历史思考》,《装饰》1994年第3期。
[7]刘开渠:《勇于创新的画家--忆庞薰琹》,《人民日报》1985年8月25日。
[8]周昭坎:《中国150位巨匠--庞薰琹》,《中国巨匠美术周刊》,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227期。
[9]邵大箴:《敢于创新的绘画家族》,《文汇报》,2000年11月9日。
[10]邵大箴:《不朽的艺术之梦— — 读庞薰琹先生的画》,《艺术赤子的求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出 版 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光华之路:庞薰琹1977-1985》
出版时间:2010-12
1982年9月19日,应重庆四川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老漆画家沈福文先生和学院领导之邀,庞薰琹赴重庆讲学,一为减去烦恼,二是因四川美院不少老师是他旧时在成都四川艺专的老友。夫人袁韵宜陪同前去。
车行宝成铁路,峻岭险隘,不似解放前只靠柴油汽车爬行如牛,果真是“ 往日今朝大不同” 了。庞薰琹说,过去是蜀道难于上青天,而今有铁路相通,他兴奋之余,决心要画一批画。到了重庆,为工艺系座谈一次,开了小展览会,展出容易带的水彩画数十幅。
游览了北碚,在紫云山缙云寺等地都画了速写。在朝天门看了长江、嘉陵汇合之汹涌奇景。夜游枇杷山,步上长江大桥,观重庆江中夜景。还乘缆车横渡嘉陵江。在李家河画了《停车李家河》,还画了《今日之蜀道》之一、《今日之蜀道》之二和《被废弃的旧居》、《嘉陵江边石灰窟》、《四川蜀道》、《四川山谷》等不少油画和水墨画,这些作品是根据当时的速写稿而创作的油画作品,均为回京后画成,大部分完成于1983年。
这些绘画有些为了渲泄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由于他有超脱的心境,在画中取乐,所以画得潇洒自如,没有任何拘束。绘画本来就是庞薰琹的生命之源,它神奇地使庞薰琹摆脱了疾病和苦恼,又重新生活在自己构筑起来的诗意中。石涛题画云:“ 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以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生吞生剥而后成画” 。庞薰琹对石涛的说法非常赞赏。
庞薰琹晚年的油画,庞均认为,并非一般人懂得鉴赏,甚至可能“ 初见不甚佳” ,但是谛观其佳处为人所不能达到,且为人所不易知,“ 实为上品” 。从《今日之蜀道》之一、《今日之蜀道》之二和《被废弃的旧居》、《嘉陵江边石灰窟》等油画和水墨画来看,他后期的作品转向了清秀、恬静、雅致,这种转变既无别人的规定,也非自己的消沉,而是在历尽风烟之后的一种笃定、静寂和超脱,是在向传统文人画意境的回归。他明确表示:“ 我画画是有个想法就试试,画坏了涂掉再画,几块布就够。一不展览,二不给别人看” 。所以他是以平常之心,摆脱了现实,十分超然地从作画中取乐。造型、颜色、布、花纹等等,全是凭空随意组合而成。画面自然、完美,色彩丰富。与其说是他心情的写照,不如说他在画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憧憬。
庞薰琹的超脱境界,是他伟大人格精神的表现,陶咏白认为:“ 庞薰琹的花的系列与林风眠花的系列、风景系列都具有超脱的寂寞,然而又大异其趣。林风眠的重彩浓墨,似沉郁的重重叹息,庞薰琹的花更多的是轻描淡写,又似轻歌吟唱;一个是‘荤菜’,一个是‘素食’。虽然林改为笔墨工具,庞仍用油画工具,他们都以西方现代的形式规律去突破了传统绘画的价值观念。然而,庞薰琹显然由于很长时期中断了绘画艺术的探索,又身处在时时被文艺的‘紧箍咒’窒息着艺术的创造力的时代,因此在突破传统时过于拘泥于写实,虽技术纯熟,但显得力度不足,缺少林风眠绘画艺术的冲击力,也远不如他自己早年那些大刀阔斧所画的具有深厚内涵的、装饰性绘画。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具有深厚的中西方绘画素养与功力的庞薰琹,本很有希望成为中国现代绘画中的大师,然而他却只是前驱,他的才华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进程中被扼制了。如果他能活到今天,也许他能进入第四个真正属于他的创作期。” 陶咏白的评论是恰当的。诚然,庞薰琹的晚期绘画作品,除了寄情、言志之外,更热衷于艺术的探索。从这幅画里,我们看到画家感兴趣的不仅是关于装饰性的设计意匠,更对色彩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庞薰琹曾说过:“ 我画了60年的画是在不断地变。” 又说:“ 我的一生是探索、探索、再探索的一生” 。从他一生的艺术道路、创作实践来看,确实是如此。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综观庞薰琹的晚期作品,虽然已不见他青年时期作品那种用笔大刀阔斧、具有深刻内涵和冲击力的作风,但仍见他不疲倦地运用现代形式规律,力求在平凡的画面上求得审美观念的突破,色彩和肌理的处理非常精美,集装饰性和绘画性为一体,有许多作品的色彩、构图、肌理、形式处理,堪称经典。评论家认为:如果这些作品不是在身处逆境或平反后“ 心有余悸” 的情况下产生,一定会更少拘泥。而他如果能多活二十年,必将重新成为中国一代前卫艺术的巨匠。邵大箴说:“ 庞薰琹从气质上来说,是一位真正的画家。假如他不投身于工艺美术事业,也许,中国会少一位杰出的工艺美术事业家和教育家,却多了一位绘画大师。就才学、修养、感觉能力和创造性来说,他是一位大师型的艺术家。是工艺美术的活动把他画家的名望淹没了?是他天性中的那种献身精神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压制自己的绘画天才?还是他不喜欢宣扬自己的谦逊性格?是的,这些都是他在绘画上没有充分发挥和人们对庞薰琹在绘画上的成就知晓较少的原因。”
庞薰琹晚年山东之行、西北之行、江浙之行、四川之行的作品,是他人生和艺术经验的凝聚,是他的美学见解“ 真不在于形而在于心” 的完美体现。他说:“ 如果我的作品能给你一点美感,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庞薰琹有宽阔的胸怀,有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和修养,他之所以没有把纯绘画创造看得那么重,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中国还有比纯绘画创造更有意义的事等待他去做,他心甘情愿地一度搁起画笔,去做他认为更重要、更需要他做的事— — 工艺美术事业。事实上,人们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得到极大的人生和艺术的启迪:画画不只是用手用笔,而且要用生命和热情。庞薰琹的绘画创造,作为他人生经历和不朽的艺术之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艺术史册上永放光辉。
参考文献:
[1]袁韵宜:《庞薰琹传》,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5年。
[2]庞薰琹美术馆、常熟市庞薰琹研究会:《艺术赤子的求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4]庞薰琹:《庞薰琹随笔》,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
[5]庞均:《九十年代中国画坛的盛事 --庞薰琹美术馆成立》,《艺术家》1991年第8期。
[6]陶咏白:《对庞薰琹的历史思考》,《装饰》1994年第3期。
[7]刘开渠:《勇于创新的画家--忆庞薰琹》,《人民日报》1985年8月25日。
[8]周昭坎:《中国150位巨匠--庞薰琹》,《中国巨匠美术周刊》,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227期。
[9]邵大箴:《敢于创新的绘画家族》,《文汇报》,2000年11月9日。
[10]邵大箴:《不朽的艺术之梦— — 读庞薰琹先生的画》,《艺术赤子的求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