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田——鱼米江南的诗意表达与现代转型
主办单位: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常熟市农业农村局、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常熟博物馆
展览场地: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常熟美术馆)1-4号展厅
展出时间:2024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
阅读量:665
前 言
江南,自古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土地肥沃,湖荡密布,气候温润,雨量充足,适宜农作物生产和水生物繁衍。在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吴地先民就在茫茫的湖田中渔猎采集、种植水稻,开启了农耕文化的先声。数千年来,勤劳聪慧的江南百姓不断从事农业生产,扩大种植面积,持续兴修水利,优化作物品种,注重改良农具,使江南成为农耕文明的典范。
延续不断的农耕文明带来了经济上的富庶,明清时期,江南更进一步发展为“文化高地”,文艺兴盛、名家荟萃。众多文人居住江南,在这里创作、交游、雅集,诞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传承数百年后,江南逐渐从一个地域空间转化为文化符号,直至现在依然是艺术作品表现的重要题材。
进入新时代以后,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江南的城市发展、农业生产、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持续推进,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生产,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文化表达形式多元创新,新江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次展览携手常熟市农业农村局,以常熟为引子,管窥千年以来江南的发展与变迁,不仅是对江南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对农耕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一次大胆探索。我们期待这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江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共同见证江南福地的繁荣发展。
常熟田 钱松嵒 纸本中国画
常熟美术馆藏
江南水乡 庞薰琹 布面油画
庞薰琹美术馆藏
虞山言子墓 李詠森 纸本水粉画
常熟美术馆藏
江南清影 毛逸伟 纸本中国画
常熟美术馆藏
千年方塔 庞均 布面油画
常熟美术馆藏
常熟河东街之一 李立新 纸本中国画
常熟美术馆藏
王时敏 仿赵令穰村居图册页 清 纸本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王鉴 仿古山水册页 清 纸本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瞿麐 红豆村庄图 清 纸本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张之万款 西城楼阁图轴 清 纸本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程廉 玉茗书屋图轴 清 纸本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吴榖祥 烟波春柳图扇页 清 金笺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吴铣 渔家乐图扇页 清 金笺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嵌宝点翠银鎏金蟹形饰件 清
常熟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