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李一书法展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常熟美术馆
展览场地:常熟美术馆1-4号展厅
展出时间:2015-11-26 至 2015-12-13
阅读量:2461
前 言
李一的章草并非具有那些从所谓二王行草中演义出的“ 洒脱” ,也非追求那些从所谓张旭、怀素狂草里生发出的“ 豪放” ,而是内守笔法,练达结体,以简散宁静的“ 古意” 和这个社会浮躁的时风形成某种鲜明的对照。
古意使李一书法和过于写实的汉字以及过于追逐视觉恣肆的书风拉开了距离。实际上,这种古意除了笔法的骨力使转、结体的聚合离散,更多的还是来自书家内心世界的沉静与传统文化的藻涵。笔者以为,书法家不是只有创作时才进入艺术行为,真正的书家一直是处于一种有别于常人的书法生活状态。这就是通过书法写作,通过书法思维和通过书法生存。
这个展览也许迥异于当下流行的书法展,是庋集了李一平素的序跋手稿、论书绝句和即兴赋诗的随笔式书法,通过这个展览我们观赏并不只是李一的书作,更多阅读到的是他在现代社会怎样保持了一种书家的生活状态与书法思维。
在道家看来,“ 一” 字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代称。但笔者觉得这个“ 一” ,更像章草最基本也是最有特征的一个横画。李一作章草,是否是一种宿命呢?常闻李一言,“ 我手写我心,我书写我诗” 。其实,从“ 手” 到“ 心” ,再从“ 书” 到“ 诗” ,何尝不是以一贯之呢?这才真正是称得上“ 字骨诗魂” 。而我们这个后现代文明社会,或许最缺的就是这个以一贯之的一种书法的生存状态。
古意使李一书法和过于写实的汉字以及过于追逐视觉恣肆的书风拉开了距离。实际上,这种古意除了笔法的骨力使转、结体的聚合离散,更多的还是来自书家内心世界的沉静与传统文化的藻涵。笔者以为,书法家不是只有创作时才进入艺术行为,真正的书家一直是处于一种有别于常人的书法生活状态。这就是通过书法写作,通过书法思维和通过书法生存。
这个展览也许迥异于当下流行的书法展,是庋集了李一平素的序跋手稿、论书绝句和即兴赋诗的随笔式书法,通过这个展览我们观赏并不只是李一的书作,更多阅读到的是他在现代社会怎样保持了一种书家的生活状态与书法思维。
在道家看来,“ 一” 字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代称。但笔者觉得这个“ 一” ,更像章草最基本也是最有特征的一个横画。李一作章草,是否是一种宿命呢?常闻李一言,“ 我手写我心,我书写我诗” 。其实,从“ 手” 到“ 心” ,再从“ 书” 到“ 诗” ,何尝不是以一贯之呢?这才真正是称得上“ 字骨诗魂” 。而我们这个后现代文明社会,或许最缺的就是这个以一贯之的一种书法的生存状态。
策展人:尚辉
作者介绍
李一,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艺术研究、刊物编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出版著述多部,著述获文化部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书法兰亭奖。长期坚持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相结合,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曾先后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个展。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术观察》主编,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奖评审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美术》、《中国书法》、《中华书画家》等杂志编委。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术观察》主编,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奖评审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美术》、《中国书法》、《中华书画家》等杂志编委。
东瀛诗草 绢 直径六八厘米 二〇一五年
美术观察卷首语 美术观察稿纸 纵二五厘米 横一八厘米 二〇一四年
十六字令三首 扇 二〇一五年
随笔之一 扇 二〇一五年
嘉祥南武山汉画跋 宣纸 纵一三九厘米 横七一厘米 二〇一五年
论书绝句·康有为 宣纸 纵一八〇厘米 横九七厘米 二〇一五年
论书绝句·齐白石 宣纸 纵一八〇厘米 横九七厘米 二〇一五年
论书绝句·于右任 宣纸 纵一八〇厘米 横九四厘米 二〇一五年
运河 宣纸 纵一七五厘米 横九五厘米 二〇一五年
自用砚铭(二) 宣纸 纵一三八厘米 横七〇厘米 二〇一五年
唐开元砚跋 宣纸 纵九七厘米 横四五厘米 二〇一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