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展览>往期展览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写山水图——离开黄公望的660年

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写山水图——离开黄公望的660年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承办单位:文化部艺术司、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参展单位:常熟美术馆、庞薰琹美术馆

展览场地:常熟美术馆6、7号展厅

展出时间:2014-9-22 至 2014-12-28

量:9523

前   言
 
      近年来,黄公望及其《富春山居图》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其中包含黄公望艺术本身带给人们的思考,同时《富春山居图》海峡两岸各存一截的既成事实和新世纪被赋予“ 图合璧、人团圆” 的象征意义,使得黄公望成为掺杂着许多人事、情感、思想、观念和意绪的复杂概念。
      常熟作为黄公望的故里,曾于1984年成功举办了规模宏大的纪念活动。当时全国各地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三百余人云集虞山,举行了黄公望纪念会、瞻仰黄公望墓园、书画展览、学术研讨会和书画交流等活动。常熟美术馆至今收藏有此活动作品两百三十余件。今年,时值黄公望逝世660周年之际,为纪念和重温这位元代大师,研究与探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常熟美术馆特别策划“ 写山水图— — 离开黄公望的660年” 展览,并邀请著名策展人卢缓博士、我馆特聘研究员孙彦博士、典藏研究部夏淳主任组成策展团队。此次展览在我馆原有馆藏作品的基础上,结合朵云轩、常熟博物馆藏品及当代重量级艺术家作品,共同构建起围绕黄公望的叙事结构。
      “ 写山水图— — 离开黄公望的660年” 展览不仅为我们呈现了黄公望以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和以此为线索反映出的独特江南人文景观,也让我们看到了大范围内中国传统水墨发展过程中的跨界生长与自我建构。展览并不只是强调黄公望在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历史梳理与当代观照,为今天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走向建立了某种有益的思考。我想,这或许是黄公望离开我们660年后的今天,最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话题。

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馆长 吴文雄

序题:黄公望词典
 
      早期文人对于山水画的期许,是“ 卧游” ,是身居庙堂与心怀隐逸的矛盾的产物。北宋文人对于绘画的介入,是隐逸精神与专业素养之间的拮抗。山水画发展到黄公望,达到了隐逸精神、专业技法与文人趣味的平衡,是为文人山水画的成熟代表。
      黄公望是一个时代的艺术标准件,是当时艺术、人文、宗教、民俗等诸多元素的缩影。作为最典型的文人绘画图式,黄公望的艺术代表了中国文人画的典型样式:其一,文人参与艺术创作的典型技法得以成熟;其二,找到“ 意” 的趣味同专业技法之间的平衡点;其三,伴随创作主体及其趣味的转移,中国画经历了材料的重要变革期,从绢本过渡到纸本创作。“ 写山水图— — 离开黄公望的660年” 展览分为序题:黄公望词典,第一章:重读,第二章:重游,第三章:重写四大部分。
      “ 序题” 篇章着重呈现黄公望及其研究者的代表性图像与文字,采用多媒体图文影像的互动阅读方式,为观众提供660年来黄公望传世作品、黄公望画论、各家论述和研究、《富春山居图》流传及保持现状等各类成果,构建起黄公望叙事的丰富资料库,展开以“ 黄公望” 为题点的立体文化语境。这篇章突出不同形态的信息的交汇与碰撞,除了用新的视觉体验,立体呈现绘画作品及其“ 鲜活” 的黄公望之外,更努力揭示黄公望的艺术,在元代文人画发展关键的历史境遇中所起到的典范意义,尤其是如何在累积的艺术史发展中,通过一代代人不同的阐释与“ 误读” ,成为不同立场、特质、目的、价值的后人共同的艺术源泉,也正因如此,他成为了今天我们研讨的出发点。

第一章:重读
 
      “ 重读” 是基于黄公望的文人山水画而逐渐形成的晚明以来中国山水绘画发展的主体意识,是站在今天的文化立场进行再一次建构中国艺术史学层面的品读。
      此篇章展示对黄公望绘画线索的再梳理,强调绘画本体意义上的黄公望山水脉络及其当代反思。黄公望的风格是基于北派山水经验上对董源系统的追溯与改造,也是丰富山水画技法地域表现力的尝试。黄公望的绘画与当时绘画材料的更替(纸本代绢本,软笔代硬笔)相结合,与文人身份变革相一致,也与这种变革背后从“ 可游” 到“ 栖居” 的转变相一致,在写生山水的过程中提炼出正统的文人山水画。黄公望艺术所谓“ 天然” ,非程式化,笔墨既随对象而又有个性,是修养的产物。修养,在中国绘画中是书卷气的外溢与绘画性熟稔的综合。
      由此,今天的“ 重读” 即从黄公望之后,文人画正统图式谱系定于董其昌开始,一直延续至20世纪末叶现代艺术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改良与融合。此篇章分为三个展示空间:一、文人谱系。展示董其昌、吴伟业、程嘉燧、“ 四王” 作品,讲述晚明至清一代对黄公望绘画的传承与重述;二、视道为器。展示齐白石、吴湖帆、潘天寿、黄宾虹、张大千作品,强调近代以来传统中国画在工具理性化过程中实现自我转型,视“ 道” 为“ 器” 的历程;三、异质交变。展示傅抱石、陆俨少、唐云、宋文治、吴冠中等艺术家作品,从“ 山水” 的现代特征角度阐述其在西方话语中经历的概念扩展与本土话语中的内涵异化的交织,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经历现实境遇的视觉隐喻。
 


仿北苑山水图 董其昌 86cm×32cm 绢本水墨 朵云轩藏



金碧山水 张大千 103cm×36cm 纸本水墨设色 朵云轩藏



山色斑烂游人醉 吴冠中 79cm×67cm 纸本水墨设色 常熟美术馆藏

第二章 重游
 
      “ 重游” 从黄公望出发看江南的人文地理,强调江南历史地理学与人文修养的环境塑造,是站在今天的文化立场进行再一次建构江南一带文化图景层面的赏游。
      以黄公望为线索,对江南的人文地理景观进行“ 点景” 。一方面,呈现黄公望以后画家对于江南的描绘;另一方面,呈现相关的文献与图志资料,揭示一片纷繁荟萃的自然景观与人杰地灵的人文图景。
      此篇章分为三个展示空间:一、虞山文脉。展示王鉴、王翚、杨晋、唐俊等“ 虞山画派” 代表画家作品,强调清一代“ 虞山画派” 作为江南文化对黄公望绘画线索的延续;二、可游可观。呈现晚清以来重要的常熟籍中国画家作品,强调江南本土人文环境下的文化景观。三、点景写生。展示有代表性的常熟籍画家庞薰琹、唐滔写生作品,强调画家对江南景观的真实再现。


仿古青绿山水图册(三) 王鉴 22cm×14.7cm 纸本水墨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虞山林壑图轴 王翚 111.8cm×53cm 纸本水墨设色 常熟博物馆藏


秦坡观瀑图 钱延康 29cm×75cm 纸本水墨设色 常熟美术馆藏

第三章 重写
 
      “ 重写” 是以黄公望山水为名义的“ 再创作” 。展现的是在离开黄公望的日子里,尤其是在离开了黄公望以来的文人画传统的日子里,其所延续而来的图式、趣味、理念以及文脉,在当代语境中,作为一种客体化的对象,经历了怎样的重构与生长。这是再一次在艺术形态学层面的反思,强调当代大文化格局中传统艺术的跨界生长与自我构建。
      不同于文人画传统中,尤其是明清以来的“ 临、仿、摹” 的创作方法对待历史的夹杂着致敬、学习、理解与超越的态度,进入当代以来,“ 仿” 的价值已经不再是形态学上的继承与创新,更有图像学意义上的沿袭与变革,语言学意义上的反题乃至解构等多重意义。在这样的语境下,对于重写黄公望的预设,不再是绘画系统内部的继承与创新,而是从形式、主题、观念等各个维度出发的具有象征性、隐喻性、诗性或反诗性的自由解读。
      于是,在这个篇章里,我们将很难发现展出作品与黄公望作品之间的直观联系,恰恰相反,它需要我们将这些作品与我们脑海中预设的“ 黄公望” 的形象进行“ 人为关联” ,将后者视为黄公望本人、传统山水、文人绘画甚至传统文化的某种象征与符号,发现其中的隐性联系,从而理解如卢甫圣、尚扬、王天德、徐冰、金江波等艺术家所创作的水墨绘画、装置、影像作品,是如何在各自不同的视角与语言里,与黄公望所代表的中国文艺传统展开对话,并在当代艺术的现实语境中,在与当代属性根性迥异的传统土壤里,生长出中国艺术的独立性趣味及其具有时代感的表现形式。



青山见我应如是 卢甫圣 145cm×70cm 纸本水墨设色 私人藏



董其昌计划-39 尚扬 360cm×290cm 布面综合材料

结   语
 

      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大宗,蕴含着千年承转的文化信息。从它兴起至成熟,再到笔墨内涵走向高峰,这一过程与中国文化精神互为一体。然而,二十世纪以来,这种绘画本体性发展由于中国文化生长环境所遭受的根本性变革,文化参照体系的空前扩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视觉文化形态的不断拓展与蔓延而具有了新的穿透力与生长点。这一新特征的基点是超越传统山水画视觉图式承袭和心迹人格展现的文化实践。通过对文化现象和问题的判断与解决,文化身份的确认与重新评介来完成“ 文化增值” 。在这样的视野中,黄公望及其影响深远的中国山水画一脉都具有“ 历时” 与“ 共时” 的双重意义,对它的回溯与探讨才显现出更多的当代意义。
      今天的“ 山水画” 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个画种名称,而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概念的代名词。“ 山水” 概念在当代艺术话语中的特征是:在国际语境中“ 山水” 开始成为特殊的中国语境与特质的集合体;而在本土化的中国语境中“ 山水”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集合体,经历了从批判对象到改造对象的转变。于是,“ 山水” 在西方话语中经历的概念扩展与本土话语中的内涵异化相交织成为中国文化现实境遇的视觉隐喻。在中国本土语境中“ 山水” 是一个现实对象,在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情境中“ 山水” 是一个问题。今天的“ 山水” 问题,说明在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体系中,“ 山水” 成为书法的升级版,它是在识别了“ 山水” 背后的文化意趣之后建立的新的文化想象对象,也是一次在外来文化启发下自我本质的重新发掘。
      “ 写山水图— — 离开黄公望的660年” 展览正是基于当前独特的文化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思考。基于“ 山水” 作为中国特有的视觉语言系统与思维方式在面向当代中所形成的全新的讨论语境。黄公望正是这种思考的起点,这个语境的基点。展览由点及线,由线成面,从绘画本体、文化图景、观念方式三个层面,试图以问题研究的方法呈现今天的视觉可能。
      展览如期举办,我们要特别感谢朵云轩、常熟博物馆及卢甫圣先生、徐冰先生、尚扬先生、王天德先生和金江波先生给予的大力支持,他们热忱地为我们提供了无比珍贵的作品,从而能够构建起展览的整个叙事。谦和的省思与勤勉的实践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双脚,“ 写山水图— — 离开黄公望的660年” 展览便是这样一种尝试,同时,也以此纪念黄公望逝世6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