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庞薰琹研究连载:纪念庞薰琹诞辰110周年 庞薰琹研究(十七)

连载:纪念庞薰琹诞辰110周年 庞薰琹研究(十七)

2016-08-26 04:07:00来源:庞薰琹美术馆点击:4758
节选自孙彦著《庞薰琹丘堤论稿》
 
青云街:转角处的邂逅
(三)文化深处
除了丘堤之外,青云街的邻居沈从文是最早看到《中国图案集》并鼓励与赞赏庞薰琹以独特视角与技法来表现中国古代艺术的人。几乎同时,另外一个因昆明而载入历史教科书的著名文化学者、诗人闻一多也出现在庞薰琹艺术趣味转变的关节点上。
当时,闻一多正在积极筹备演出曹禺的《原野》,他有时来青云街找雷圭元,商讨布景的问题。闻一多顺便来看庞薰琹,观赏了他的新作《中国图案集》和《地之子》、《路》等油画作品,惊讶于庞薰琹作品的震撼力,对其大为赞赏。几天以后,闻一多亲力而为,借罗隆基家的客房,为庞薰琹布置了一个小规模的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一次茶话会。这的确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次茶话会完全是一次流寓昆明的著名学者的雅集,他们是曹禺、凤子、孙毓堂、梁思成、林徽音、朱自清、梁思永等人。《中国图案集》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特色鲜明的民族艺术形式、无比强烈的视觉感受给予了观者深深的震撼与思考。闻一多的隆重推介,使庞薰琹在学者云集的昆明获得了不期而至的赞誉、欣赏和推崇。由于《中国图案集》独特的艺术面貌,使庞薰琹与众多知名的文化学者建立了友谊,不久,梁思成、林徽音、梁思永引荐庞薰琹进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研究古代艺术。
当时的青云街还设有很多从内地搬迁至此的文化机构,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大文科研究所等。很多著名学者也聚集于此,如梅贻琦、蒋梦麟、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李方桂、罗常培、汤用彤、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唐兰、吴宓、老舍等都曾在青云街居住过。虽然庞薰琹在自传中没有述及所有的交往关系,但是,这样的文化环境一定对他有所熏陶。山河破碎时的偏安一隅,聚集着巨大的能量,似乎预示着庞薰琹未来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事业的巨大发展空间。
从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知识领域中,庞薰琹洞开了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化传统之门,并广泛吸取现代艺术创作的养料,其艺术视野伸向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最深处。在从事传统装饰艺术研究的过程中,庞薰琹受到了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理论及方法的熏陶。
在回忆录中,庞薰琹这样写道:“祖国的文化是如此的丰富,我越来越感到只会画几笔画,那就太狭窄了。作为一个中国美术家来说,认识祖国的文化遗产,确实是必要的。想到那位白发的法国艺术批评家对我说的一些话,是完全正确的。”【1】这些学者们都给予了庞薰琹热情的帮助,尤其是梁思永,庞薰琹说:“我永远不能忘记他对我的帮助,永远不能忘记他给我看的从殷墟中出土的用各色玉石雕成的小鱼,这些小鱼很薄,所以看起来就像是透明的,上千条小鱼造型都不同,从古以来,艺人就善于利用材料的原来形状,把它雕成生动的形象。”【2】在这里,中国艺术史的绚丽画卷在庞薰琹面前渐渐展开了:从陈梦家处获得青铜纹样的资料,从王振铎处获取了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的纹样资料,从吴金鼎处获取原始彩陶方面的资料,从陈梦家处获取了商周青铜器方面的资料。梁思永还带庞薰琹看殷墟出土的玉器、青铜面具等文物。此外,北京图书馆的珍贵的古籍善本也藏在庞薰琹与王振铎的工作室中。大量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研究传统装饰纹样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对一个先锋艺术家来说,这样的读书机会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对照实物和图书资料,庞薰琹将装饰纹样一丝不苟地描摹下来,并按风格类型和历史朝代汇编成几十册资料本,以此累积起近万种传统装饰纹样。通过细致地搜集传统装饰纹样,庞薰琹体会到:“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图案的成就甚大,似乎没有一个民族可在这方面与中国相比的。”【3】但是,在中国历代的画史画论中,如此辉煌的图案艺术成就却很少被提及,这促使他萌生编写《中国纹样史》的想法。《中国图案集》的题材分别取自商代、汉代、六朝、唐代等时期,唐代以后基本不作涉及,其中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总觉得中国的民族在宋代以前,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民族。在想象中,它是一个活泼、勇敢、热情、正直的民族。为什么中国能不屈不挠地长期抗战?就因为在我们的血脉中,幸而还留存着那酷似活泼、勇敢、正直的血液——现在我们重建艺术,第一步要恢复这种活泼、勇敢、热情、正直的精神。艺术的园地已一片荒芜,尽量吸收各种文化来培养自己、充实自己是必需的。次一步建设时代的民族文化向世界大同的路上前进。”【4】 
经过文化界和教育界诸多名人学者的推崇,庞薰琹的艺术声誉无疑超越了决澜社的影响范围,这时,他不再是一个游法归来、激情四射的青年画家,也不再是一个仅仅局限于上海画坛的区域性画家,而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在一个更高的话语平台上、在一个众多文化精英聚集之地,充分展现了自己创作才华的艺术家和艺术思想家。《中国图案集》的绘制标志着庞薰琹先生的艺术思想已经成熟。西方的装饰艺术运动的理念这时在中国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而这个结合点正是庞薰琹早在192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时产生的想法在现实中的实现。毋庸置疑,青云街的“契机”以及《中国图案集》的创作,使庞薰琹的图案家和装饰画史学家的身份由此得以奠定。
 
[1] 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62页。
[2] 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78-179页。
[3] 庞薰琹:《略谈图案》,成都《中央日报》,1944年2月13日。
[4] 庞薰琹:《略谈图案》,成都《中央日报》,1944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