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庞薰琹研究回望一代宗师庞薰琹的艺术风采

回望一代宗师庞薰琹的艺术风采

2016-10-26 03:09:00来源:庞薰琹美术馆点击:7615
吴丹(常熟美术馆综合部)
发表于《中华文化画报》2016年10期
 
在古城常熟的绵绵秋雨中,“庞薰琹是谁——纪念庞薰琹诞辰110周年艺术作品展”九月底与观众见面。近几年来,庞薰琹美术馆曾先后举办庞薰琹早期油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绘画、中国传统图案和工艺美术设计、晚年绘画等专题展览,也做过系统性的回顾展,通过一次次的研究梳理,不断向世人展示一代艺术宗师的风采。今年时值庞薰琹诞辰110周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庞薰琹艺术研究的深入成为摆在美术馆每个人面前的一项使命和挑战。
此次展览以“庞薰琹是谁”发问,以庞薰琹艺术历程中突出的地域、事件、观念为着眼点,以如此巴黎、图案先行、如此上海、激情决澜、我见东方、我与非我等篇章,勾勒出“庞薰琹是谁”的寻问之旅,将庞薰琹及其相关文化逻辑的嬗变放入二十世纪中西文化视域中进行再阐释和再定位。展览由点及线,由线成面,既纵向关照庞薰琹的从艺之路,又横向挖掘庞薰琹艺术风格转变的内在,呈现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面貌。在纪念和缅怀这位百岁先贤的同时,希冀以当代新视角阐发以庞薰琹为代表的一代艺术家对新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及美术价值构建的重要影响。同时,在展呈方式上力求新颖别致,富于节奏感,以便观众更易接受。展览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照壁”的功用,将整个展线分割成多处隔断,使整个展览的节奏感更加清晰,让参观者一次次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庞薰琹是谁”。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庞薰琹是一位拥有卓越艺术成就与非凡远见的杰出艺术家。无论是组织领导代表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决澜社”,还是其为之奋斗一生的现代设计与教育事业,都显示出庞薰琹艺术思想的前瞻性。而这种前瞻性肇始于他早年留学欧洲得以亲身经历西方工业文明洗礼下传统美学观的转变和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时代变革。巴黎,给了庞薰琹丰富的思想启示和人生体验,更催生了他日后的艺术理想。“如此巴黎”这一篇章即呈现着策展人对庞薰琹艺术风格源头的探寻。
进入“如此巴黎”,映入眼帘的是墙面上浓缩着夜巴黎的繁华与疯狂、极具视觉张力的作品——《如此巴黎》。庞薰琹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形象以现代构成方法处理构图,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将巴黎的林林总总交织在一个空间。展览独具匠心地在作品四周装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巴黎世博会与巴黎街景老照片的巨幅海报,营造出庞薰琹留法时期真实的历史文化情境,观众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庞薰琹初到巴黎时的历史情景。
1925年,十九岁的庞薰琹满怀着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被时代的浪潮引向西方。初涉巴黎的庞薰琹适逢十二年一次的万国博览会,面对巴黎新鲜而充满活力的现代绘画与设计,庞薰琹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引起我最大兴趣的,还是室内家具、地毯、窗帘,以及其它的陈设,色彩是那样的调和,又有那么多变化,甚至在一些机器陈列馆内,也同样是那样的美。这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美术不只是画几幅画,生活中无处不需要美。”巴黎给了庞薰琹现代艺术的启迪,而最牵动他心头的仍是装饰设计。
绕过照壁,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庞薰琹带有“巴黎特色”的作品,包括《沉睡的森林》这类对工业文明深沉思考的招贴画、巴黎时期练习的素描底稿以及书籍装帧设计等。这些作品无不显现出庞薰琹熟练运用西方现代元素的能力以及对艺术与生活的思索。
   驻足于庞薰琹《工艺美术集》封面的海报前,“图案先行”篇章在参观者眼前缓缓开启。“图案先行”生动展示了庞薰琹《工艺美术集》与《中国图案集》中的图案设计作品。令人瞩目的是,此次展览特意定制了《工艺美术集》中部分作品的实物陈列出来,与书中图案对应展示,既体现出庞薰琹设计作品的工艺实用性,也提升了展览的趣味性。
庞薰琹的现代设计启蒙于巴黎,实践于中国。五光十色、生机勃勃的西方文化以及巴黎的现代生活和现代艺术对庞薰琹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启迪。回到祖国,一直对绘画的装饰性和装饰艺术情有独钟的庞薰琹,开始转向对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和民间艺术的研究,“将中国古代的渊博学识,与从巴黎获得的色彩感和现代意识相结合,以奠定其具有现代感,同时又源于中国的设计基础”。
庞薰琹纵览西方先进艺术形式,又回归本源,从根源上去挖掘中国装饰艺术的独特性。他的这些图案设计作品,已经脱离了单纯研习传统装饰纹样的目的,而是力图将传统装饰纹样应用于现代生活物品的设计。陶器瓶壶、瓷器餐具、毛织地毯、印染花布、漆器用具等物品无一例外地运用了传统装饰纹样,同时又蕴含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面对这些鲜活的图案与衍生的器物,观众无不惊叹庞薰琹的设计,即便在大半个世纪的当下仍然魅力无穷。
第三篇章“如此上海”与第一篇章“如此巴黎”相呼应。上海与巴黎是庞薰琹艺术生命历程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巴黎代表着庞薰琹现代美术之路的起点,作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则为他提供了实现理想的绝佳舞台。这一篇章以“如此上海”为中心,通过上海元素的布置营造出庞薰琹寓居上海时期的年代感。同时,展览极为难得地将刊登有庞薰琹三十年代作品的《良友》画报一同展出,弥补了由于战乱佚失原作的遗憾。
作品《如此上海》又名《人生的哑剧》,与作品《如此巴黎》的风格极为相似。庞薰琹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生活的代表元素拼贴在同一个平面上。作品在形象、色彩方面具有装饰性,虽未摆脱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影响,但已初露接近东方人审美情趣的端倪。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吸纳西方文明的重要门户,成为众多留学学子归国后的首选。在上海期间,庞薰琹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新兴美术启蒙运动,不仅在上海昌明美术学校、上海美专等校任教,还发起组织“苔蒙画会”,创办“大熊工商美术社”,举办工商美术设计展览,与倪贻德、张弦等共同发起成立“决澜社”,举办首次个展及决澜社群展,等等。上海带给庞薰琹独特的视觉体验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同时伴随着无情的挫折和隐隐的挣扎。在传播和创作现代主义作品时,在不断深入学习研究中国传统画论和画史中,庞薰琹不断调整着前进的步伐。
酝酿于1930年,正式成立于1932年的“决澜社”,为中国现代美术的进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自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派美术成果、有宣言有纲领的学术性社团。从此,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庞薰琹的名字与“决澜社”及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震动中国艺坛的决澜精神成为庞薰琹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镌刻在展厅墙面上的《决澜宣言》,至今仍在历史的长空中回荡,决澜社诸君的合影定格了他们当年的英姿模样。这一篇章不仅展出了庞薰琹的作品《地之子》,还将决澜社成员丘堤、倪贻德、张弦、阳太阳、梁锡鸿、王济远等的资料和代表性作品风貌一并呈现给观众,营造了一出微型的“决澜社群展”,为观众清晰地展现了当时决澜社诸君满怀“人生即艺术,艺术为强国”的狂飙激情。
选择展出庞薰琹的《地之子》,不仅因为它是庞薰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更因为它预示着庞薰琹在决澜社时期创作风格的微妙转变。庞薰琹曾自述:“无论如何,从《地之子》这幅画开始,我在艺术思想上起了变化。”此时,庞薰琹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追求现代主义纯粹的形式技巧,而是努力将西方的审美趣味与中国的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体会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自觉地转向绘画的人道主义关怀。
在抗日战争的战火硝烟中,“决澜社”举办了四次画展,而庞薰琹在深入西南边陲和少数民族部落的过程中,进一步意识到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隐藏在内心深处对本民族艺术的渴望与探求愈加深刻。
“我见东方”即是拥有西方教育背景的庞薰琹对东方艺术及文化的思辨,这场思辨体现为对民间美术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人画意境的回归。一方面,由于任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庞薰琹得以接触大量考古书籍、文物和原生态的民间美术,这段经历对其中西融合艺术思想走向成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文革风暴过后,笃定而超脱的庞薰琹重拾画笔,作品归于恬静、雅致。此阶段是对前者的延续和发展。
这两个阶段,庞薰琹创作颇丰:上世纪四十年代走访西南、搜集整理大量素材创作《仕女图》系列和《贵州山民图》系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游历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写生小景系列。三个系列作品由三个隔断小空间依次呈现,庞薰琹多样的绘画风格让参观者尽收眼底。
《贵州山民图》系列是庞薰琹创作的一组工笔重彩画,将西方的写实素描技巧融进中国画的情趣之中。作品中人物造型饱满,浪漫的色彩再现了柔和、淡雅的贵州景色,苗族女性服饰上精细的花纹引人入胜,近于平面化和装饰化的处理增添了无尽的东方神韵。《仕女图》系列运用传统国画的兰叶描与铁线描等,线条结实有力而有韵致,既反映了庞薰琹对传统线描的理解,又明显融合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造型观念;既强调比例结构的真实,又不失传统线描的节奏变化和装饰性特征。此时,庞薰琹的画风显然与决澜社时期不同,和留法时期的作品相比更是千差万别。相较于最初的崇尚西方,此时的庞薰琹绘画转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追求本土化,发掘和继承中华民族艺术精华。
而庞薰琹晚年时期的水墨、水彩小景作品更加彰显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熟稔,是他在探索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和西方绘画民族化而不懈努力的成果。对东方之“见”实践于庞薰琹的画笔,在融会中西艺术的探索中,庞薰琹渐渐走出一条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美术新路。   
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图景,使庞薰琹与许多同代艺术家一样内心充满着焦虑和矛盾,超越的渴望如同生命的潮水一往无前,但时代的束缚却筑建成现实中冷峻而坚硬的大堤。从艺之路,庞薰琹在摸索探寻中艰难前行。东方与西方、自我与非我,成了绕不过的矛盾共同体。
在策展人看来,最后一个空间中的“我”与“非我”是开放式的,此部分展示了庞薰琹的西式油画、毛笔水墨作品;喷印了庞薰琹不同时期照片,让参观者更生动直观地看出其外貌到精神气质的变化;摆设了庞薰琹当年使用过的中西画具,生动还原“庞薰琹画室”的场景。通过不同题材、材质、风格绘画的交互呈现以及庞薰琹画室的还原,将观众带入庞薰琹复杂坎坷的艺术人生,让观众体验背后的矛盾与焦虑,跟随自己的内心探寻“我”与“非我”的平衡点。
陶咏白曾将庞薰琹与同时代的林风眠的作品相比较,认为林风眠的重彩浓墨似沉郁的重重叹息;庞薰琹的轻描淡写似悠扬的夜曲,又似轻歌吟唱;一个是“荤菜”,一个是“素食”。相比之下庞薰琹的作品更具东方文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追求。这些,都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所不可企及的。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策展举办的此次“庞薰琹是谁——纪念庞薰琹诞辰110周年艺术作品展”,尽量避免让过多文字阐述左右参观者,也未设定传统展览惯有的结语篇章,而以醒目的“未完待续”四字做结,“未完待续”如同空谷回音和无限可能。面对当今国际文化格局,策展团队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提出“庞薰琹是谁”这样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展现的是美术馆给予观众更多思考空间的学术意识和策展思路。展览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观看体验,而思考亦是一次次有意思的精神旅行。
这个展览展线的布局安排,也并非单纯按时间或题材划分,每个空间看似独立,实际交错连贯,以“引领现代美术”、“开拓民族美术”为内在逻辑。在这里,“庞薰琹”不仅仅是特指的一位艺术家,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庞薰琹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或多或少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有意无意地走上中西融合道路,而每个人的路径又和而不同。这样想来,“庞薰琹是谁”也许并非是一个可以轻易回答的问题。庞薰琹以及他所代表的时代,在今天,仍有值得不断探索的空间,对庞薰琹及其艺术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