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馆内新闻线上观展 | 现代坐标:庞薰琹与阳太阳——纪念决澜社成立90周年特展 Part Ⅰ.

线上观展 | 现代坐标:庞薰琹与阳太阳——纪念决澜社成立90周年特展 Part Ⅰ.

2022-12-01 09:27:10来源:本站点击:1810

640 (11).jpg

微信图片_20221130163044.png


01 挽狂澜 立宣言


“我认为世界上的艺术,将有一个较之文艺复兴时期远为伟大的时代行将到临。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渺小的我在这个时期,一步紧一步地感到惶恐,我虽然全身投入东西方文化的怀抱,不过我太渺小了。也许,我只能像流沙一般,被洪流吞没。但是我明白,这原本是我的命运。这些水底的沙石也许有一天会被拿来筑成往那光明的境地去的大路;这些沉默的沙石,会微笑地看着别人从它们的身上踏过,去收获丰富的果实。”


庞薰琹《自剖——为自己的展览会写的自我介绍》


20世纪上半叶,科技的发展得“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中国艺术的走向仍深陷争议,艺术传承在列强入侵、国内战乱的背景下被赋予关乎民族复兴的使命,全盘西化、贯彻中式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延续今日仍未平息。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新文学,“西方的就是先进”的思想同样影响了中国画坛,动摇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根基。徐悲鸿、林风眠等艺术家远渡重洋,他乡求学。西方全然不同的艺术理念与技法影响了一代中国艺术家,曾经仰望西方的姿态使文人更要挺直脊梁,他们胸怀家国、不甘落后,在时代滚滚前进的长流中,成为中西间文化交融的摆渡人。

1930年,在法国求学的庞薰琹选择回到祖国,面对国内动荡不安的局面与文化低迷的态势,1932年,由庞薰琹、阳太阳与倪贻德等艺术家筹备两年之久的决澜社就此诞生,这是中国第一个主动接纳西方艺术成果、有宣言和纲领的艺术学术社团,也是新青年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下企图冲破封建残余旧制的一次探索。他们怀有挽狂澜于既倒的决心,重振中国颓废的艺术,“不避艰辛,不问凶吉,更不计成败,向前不息勇猛的进,这是艺术革命的战士应有的常态,‘决澜社’的同仁就在这种常态中奋斗着”!

新美术运动的号角就此吹响,更广袤的艺术天地近在咫尺,只待探索!


640 (1).jpg

1932年,决澜社第一回展合影。后排(左起):庞薰琹、杨秋人、阳太阳、倪贻德、王济远、周多、李仲生。前排(左起):梁锡鸿、张弦、段平右。



决澜社小史


薰琹自××(苔蒙)画会会员星散后,蛰居沪上年余,观夫今日中国艺术界精神之颓废,与中国文化之日趋堕落,辄深自痛心,但自知识浅力薄,倾一己之力,不足以稍挽颓风,乃思集合数同志,互相讲究:一、力求自我之进步;二、集数人之力或能有所贡献于世人。此组织决澜社之缘由也。

(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倪贻德君自武昌来沪,余与倪君谈及组织画会事,倪君告我渠亦久蓄此意,乃草就简章,并从事征集会员焉。

是年九月二十三日举行初次会务会议于梅园酒楼,到陈澄波君、周多君、曾志良君、倪贻德君,与余五人,议决定名为决澜社并议决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一日在沪举行画展。卒因东北事起,各人心绪纷乱与经济拮据,未能实现一切计划。然会员渐见增加,本年一月六日举行第二次会务会议,出席者有梁白波女士、段平右君、陈澄波君、阳太阳君、杨秋人君、曾志良君、周麋君、邓云梯君、周多君、王济远君、倪贻德君与余共十二人,议决事项为:一、修改简章;二、关于第一次展览会事,决定于四月中举行;三、选举理事:庞薰琹、王济远、倪贻德三人当选。一月二十八日日军侵沪,四月中举行画展之议案又成为泡影。四月举行第三次会务会义于麦赛而蒂罗路九十号,议决将展览会之日期延至十月中。此为决澜社成立之小史。


庞薰琹,刊于《艺术旬刊》第一卷第5期

1932年10月出版


未标题-1.jpg

《艺术旬刊》193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MODERN BEACON 作品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0 (4).jpg

地之子(初稿)

庞薰琹

水彩 纸本

40.5cm×37cm 1934年

庞薰琹美术馆藏


此画是庞薰琹有感于当年江南大旱,民不聊生而花了几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幅作品,本是一幅油画,曾于1932年在上海举办的首次个人展览及在第三次决澜社作品展览中展出,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展出时曾轰动一时,但后来被当局认为有“赤化宣传”的嫌疑受到攻击。庞薰琹:“这年,江南有些地方大旱,土地龟裂。我以几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画,题名《地之子》,在第三次决澜社展览会上展出。我万万想不到这幅画受到了来自几个方面的攻击,不准在报刊上发表。而最使人难于理解的,是接到了一封恐吓信:‘你必须离开上海,不然当心你的生命。’”现在这幅是1934年用水彩画的初稿。

庞薰琹:“在《地之子》这幅画上我画了一个僵硬的将死的孩子,一个农民模样的男人,一手扶着这个孩子,一手握拳,孩子的妈妈掩面而泣,我没有把他们画的骨瘦如柴,穿得破破烂烂,相反他们是健康的,我用他们来象征中国。我用孩子来象征当时的中国人民。”

我们注意到,画家创作的是一种被压抑而平静的人物情感。他采用简化和拉长的形体描绘,大面积平涂,以平面、装饰的风格来表现朴实和力量,十分成功。这种风格不由使人联想到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风。画家承认他最佩服的就是毕加索。但他绝不是模仿和照搬。他主张“中国学术现代化,外国学术中国化”,他吸收外来形式,却加入了中国人的情感、神韵,包括造型和线条的运用。

无疑,画家是充满感情完成这幅画的。据说,他回到家乡常熟,亲眼看见农民把地契贴到地主的大门上,便全家离乡背井逃荒而去。庞薰琹含着同情的泪水完成了这幅画,他试图采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来创造一幅主题是中国总有一天会摆脱贫困的作品。

庞薰琹:“无论如何,从《地之子》这幅画开始,我在艺术思想上起了变化。”


640 (7).jpg

烟囱与曼陀铃

阳太阳

油画 亚麻布

54cm×44cm 1933年

家属藏


大约在1931年,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庞薰琹、张弦,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倪贻德,联合周多、段平右、杨秋人和我几位青年画家,酝酿成立美术团体决澜社。当时庞薰琹在法租界吕班路办了一画室,在那里他积极从事创作、探索油画的表现,一面经营美术广告、设计,企求在经济上有所收益。一批有志于创新的美术青年像丘堤、周多、段平右、梁白波、李仲生、梁锡鸿、曾志良、杨秋人和我经常去那里,还有倪贻德、张弦、王济远也是常客。此外还一个写文章、搞画评的李宝泉。大家聚在一起,自然热烈地讨论艺术,观摹作品,交流得失体会,气氛十分热烈。一股突破画坛沉网,探求创新的激流在奔腾跳跃。由庞薰琹、倪贻德召集会议决定成立“决澜社”画会,推庞薰琹、倪贻德起草宣言。宣言高呼:“让我们起来吧,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的世界吧:“我们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厌恶一切平凡的低级的技巧。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中国艺坛,也应当现出一种新兴的气象了。”

1932年秋,决澜社第一届画展在法租界内的中华学艺社举行,展出作品以会员庞薰琹、倪贻德、张弦、阳太阳、杨秋人、周多、段平右的油画为主,会友梁锡鸿、李仲生、梁白波、丘堤、周碧初、陈澄波等人也有作品参加。观众踊跃,引起了文化艺术界的重视,一些力求变革的美术青年更是兴奋。次年的第二届决澜社画展,就接受了青年画家的作品展出,对青年画家的优秀作品,还发给奖状以资鼓劢。当时有《良友》画报、《时代》画报对展览作了特别介绍,李宝泉还在报刊上发表不少评介决澜社艺术的文章,一时声势颇为壮大。


640 (8).jpg

1933年,决澜社第二届画展。


未标题-2.jpg

[左]决澜社第二次画展,《良友》画报1933年第82期。

[右]决澜社第三次画展,《良友》画报1935年第111期。


决澜社画展从1932年到1935年每年举行一次共举办了四次,后来由于成员陆续分散,也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决澜社作为新兴的青年美术团体,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大声疾呼,力因改变上海油画界庸俗沉闷的局面,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决澜社的青年画家大多数人受到印象派以后的西方现代美术的影响,从马内、莫奈到塞尚、特别是毕加索的艺术使我们深感兴趣。毕加索、马蒂斯、罗兰珊、莫格里亚尼、卢奥、郁德里罗的画,虽然我们当中大部分人只能从印刷拙劣的图片上见到,仍然觉得新鲜、激动不已。决澜社成员对西方现代派艺术,并不是单纯模仿,而是综合学习,取其精神。庞薰琹的画多取材现代工业生产,喜画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喜画静物花卉。他的画情调优美,带有构成的趣味。他用纤细的线条勾勒,画面磨擦得比较平滑,作品流露出他特有的文雅气味。相比之下,倪贻德的作风就豪放泼辣一些。张弦喜用线条画人物,造型优美,笔致流畅生动富于活力,色彩沉厚……决澜社画家的作品各有特点,各自在寻求自己的艺术道路。他们注重形式风格的探索;推动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决澜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油画艺术出现变化的转机,今天来看也应给予正确的评价。


640.jpg

《良友》画报1935年第110期。


一些前辈画家像王济远、陈抱一、关良、谭华牧、丁衍镛等人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决澜社,许多人都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刘海粟先生刚从欧洲回国,看到决澜社第一次展览,即表示了赞赏之意。抱一先生的作风深受西方传统美术的影响,画风扎实,潇洒自如,特别注重色彩调子的表现。对于现代艺术他也持开明态度,头脑绝不冬烘僵化。对于艺术,他持严肃认真甚至可说是虔诚的态度,他的习作往往也就是一张很好的创作。抱一先生的画风基本是写实的,却又有一种表现的追求。在上海艺专时抱一先生就总是反复叮嘱我们要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但又反对那种死描死抠的学院派庸俗作风,而要求表达个性的真情实感。对于决澜社抱一先生是给予了很大支持的。每次决澜社展览他总是早早地赶来参观,一边看画一边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


阳太阳《恂恂长者谆谆教诲》


MODERN BEACON     现代坐标      MODERN BEACON


微信图片_20220926161846.png

扫一扫二维码

进入VR云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