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馆内新闻妙笔绘虞城:虞山十八景写生(五)

妙笔绘虞城:虞山十八景写生(五)

2021-05-13 07:07:00来源:常熟美术馆点击:6247
辛峰亭


 
辛峰亭,位于常熟虞山东岭之巅,南宋时,此亭名“望湖亭”,而后屡有修葺,亭名也多次更改,曾称“极目亭”“达观亭”,最后定名为“辛峰亭”。辛峰亭六角重檐两层,造型轻灵隽秀,端庄优雅,正合秀婉雅懿的悠悠吴韵,又和常熟人日常厮守,使人倍感亲切,成为虞山的标志性建筑。登亭俯瞰,常熟古城和新区尽在望中。由此南眺,则两湖在焉。昆承湖稍显缥缈,正是宋人徐次铎《极目亭》诗意:“几点归帆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尚湖近傍城山,一碧万顷,波光潋滟,正是黄公望画境。
“辛峰夕照”是“虞山十八景”之一。虞山门是观赏此景的最佳之处。每当傍晚时分,黄墙碧瓦的辛峰亭沐浴在夕照中,眉清目秀,雍容典雅,婉若一位大家闺秀,亭亭玉立,有荷之风采,梅之品质。

虞山门


 
虞山门在辛峰东侧,正处于望海墩(虞山最高峰)和城内方塔的连线之上,可见先人选址之用心。在民间传说中,古城与虞山的关系更为有趣——虞山(卧牛山)是下界神牛,辛峰是牛头,辛峰亭是牛角,方塔是栓牛之桩,腾山而起的城墙便是栓牛的缰绳了。神牛既留,瑞气永聚,常熟当然是年年丰收了。常熟城墙建于南宋建炎年间。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占领常熟,把土城墙改为砖砌,以加固城防。明嘉靖年间,倭寇常通过长江潜入,劫掠常熟沿江村庄,渐有掠城之势。时任常熟知县王鈇发动民众捐款筑城,并改虞山门为镇山门,以振威武之气。现存的古山城墙修于1993年—2006年,城高7.68米,宽5.44米。虞山门上建有重檐式城楼,古朴轩昂,威武俊明。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骤雨初歇,虞山的空气中沐浴着树木的芬芳,曲径静幽皆惬意,这时候的虞山,正是写生的好时候。

5月13日,常熟美术馆和画家程宏老师,在辛峰城楼,开展了新一期的虞山十八景写生活动。







在程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初步了解了如何构图和确定色调,并尝试用速写的方式来描绘辛峰亭和虞山门。在风景写生的训练中,取景构图是画面成败的关键,而色彩则是写生的灵魂。程老师给大家示范了在面对复杂风景的时候,如何取舍的进行构图和确定色调。









写生活动结束后,程老师对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辛峰亭和虞山门的样貌,画面略带稚嫩但是富有创意。






学生作品

风景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旨在培养绘画的概括能力,在短时间内画出对象的特征。它不只是单纯客观地描摹对象,而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实际写生中对自然景物进行概括与提炼,对素材加以取舍和添加。有舍有得、突出典型。程老师结合自己的作品,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好的写生作品应该做到提炼概括,突出写生对象的特点,他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写生活动,对学生们在未来的绘画路上有所启发。